第42章42(2 / 2)

其他人皆怔了一下,这是一个双字名,特别少见,王莽推崇单字名为贵之后,之后这风气也延续下来。

故而遍览史书,在三国之中也很难找出双字名来。

“你有什么能耐?”伏寿问道,有些好奇,也有些轻视,对于刘协的招贤令,她并不是特别看好。

“我能令田亩增产一石。”贾思勰道,说出的话,却让众人一震。

“此话当真?”刘协也颇为惊喜,大汉农业在世界上相当发达,代田法,二牛抬杠等技术让汉朝粮食产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,大约能亩产三石。

当然,这是良田,若是差一点的,就只有两石水平。

但贾思勰说能让增产一石,也就是提升到亩产四石的水平,就让人震惊了,弘农有一百万亩田,按这样算,一年就能多生产足足百万石粮食。

“臣不敢欺骗陛下。”贾思勰低头。

刘协点头,此人面相实在,也不像亩产一万八的人。

“你怎么使粮食增产?”杨修追问道,感到不可置信。

于是,贾思勰向众人阐述了一通他的精耕细作理论,并言称他的方法都在他著的《齐民要术》内。

而后,他奉上《齐民要术》,刘协令众人传阅观看,这次,连自诩博学多识的杨修都看不懂了。

术业有专攻。

“耕田,收种……种葱……养殖……”刘协看了半晌,感觉受益匪浅,齐民要术相当全面,不只是狭义的农业,农、林、牧、副、渔基本上全都涉及。

甚至制作各种食物的方法,都在书中有记载。

“这都是你一个人写的?”伏寿也是不敢相信。

她不懂耕作,但对于养蚕却并非一窍不通,毕竟身为皇后,每年的三月份,她也要率公卿夫人去养蚕。

而读罢齐民要术,则让她仿佛触及到了新的领域。

“我拜访过不少老农,汲取他们的经验,加以总结和创新,耗时十余年,终成此书。”贾思勰道。

说起来,也是一段辛酸的路了。

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焉为夫子?”刘协则是感叹,齐民要术成书不易,更代表了古代人民的智慧,而兢兢业业,心念苍生的贾思勰,更无愧“农圣”的称号。

他对贾思勰道:“朕拜你为弘农令,兼任大司农丞,何如?”

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,无疑,司农最适合贾思勰了,而贾思勰也很欣喜,他最喜欢从事农业了。

如今大司农由段煨担任,但司农下有两丞,其中之一就由贾思勰担任。

刘协特意拨下一块百亩之地,供贾思勰进行实践。

“先生,弘农一县也有万亩良田,还有各种畜类,就靠你大显身手了。”

刘协说道,齐民要术不止种田,养殖也占了很大篇幅。

比如贾思勰说养羊,就要十只羊中有两只公羊,这样效果最好,公羊多了或者少了,都达不到最佳产出。

“臣一定尽心竭力,不辜负陛下期望。”贾思勰道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