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章 贸易中转站109(1 / 2)

杨国伟离开后,祁同伟独自留在营地,借着昏黄的烛光,奋笔疾书,将两人的构想化为一份详尽的计划书。</p>

字里行间,既有对地形地貌的精准分析,又有对经济效益的深刻洞察,更有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。</p>

次日清晨,祁同伟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计划书,踏上了返回省城的道路。</p>

他的心中,既有对未知挑战的忐忑,也有对成功的无限渴望。</p>

省城之内,高楼林立,车水马龙。</p>

祁同伟直奔省政府,求见省长李达康。</p>

李达康闻讯,虽感意外,却也迅速安排会面。</p>

“同伟啊,你这次突然造访,可是有什么要事?”李达康端坐于办公桌后,目光如炬,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。</p>

祁同伟恭敬地递上计划书,沉声道:“达康书记,我此次前来,是有一项关乎两省未来的重大工程需向您汇报。”</p>

李达康接过计划书,细细翻阅,眉头时而紧锁,时而舒展。待看完最后一页,他抬头望向祁同伟:“同伟,你这计划,可真是大胆而又富有远见啊!”</p>

然而,惊讶之余,李达康也不免担忧:“但你也知道,如此庞大的工程,资金从何而来?又该如何应对施工中的种种困难?”</p>

祁同伟早有准备,他缓缓道:“达康书记所言极是,资金与现实问题确为关键。但我以为,此项目对两省而言,皆是千载难逢的机遇。</p>

我们可寻求省级政府合作,共同出资,同时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。至于施工困难,我们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,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,确保工程顺利进行。”</p>

见李达康陷入沉思,祁同伟趁热打铁,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构想:“此外,我还设想将金山打造为贸易中转站,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,发展规模化农业,</p>

引进适合两地差异的工业项目,并建立物流基地,促进跨省贸易。如此一来,金山不仅将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,更将成为连接两省的桥梁和纽带。”</p>

李达康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:“同伟,你的想法确实新颖且富有创意。但你也知道,说服省级领导并非易事,更需把握时机,谨慎行事。”</p>

祁同伟点头,神色坚定:“达康书记言之有理,此事确实需从长计议,步步为营。但请相信,此项目若能成,其影响深远,不仅能为两省带来实质性的经济飞跃,更能提升两省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地位。这是一个双赢,甚至多赢的局面。”</p>

李达康沉思片刻,缓缓道:“你的远见我向来佩服,但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。我们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,更要兼顾社会稳定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。不过,既然你如此有信心,我愿意与你一同努力,去争取这份可能。”</p>

在争取上级支持的过程中,祁同伟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外交手腕。</p>

他深知,要想让项目顺利推进,必须获得各方势力的认同与支持。</p>

于是,他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,提高项目的社会关注度;另一方面,则亲自拜访关键人物,以诚相待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</p>

经过数月的努力,项目终于迎来了转机。</p>

省级政府被祁同伟与李达康的诚意与远见所打动,决定共同出资支持该项目的建设。</p>

同时,国家相关部门也对这一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,并承诺在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。</p>

随着一声清脆的礼炮声响起,盘山公路的建设工程正式拉开帷幕。</p>

工地上,机器轰鸣,人声鼎沸,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</p> 祁同伟与李达康站在开工仪式上,望着眼前这片即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土地,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憧憬。</p>

返回